來馬來西亞之前,我一直以為傳統華人文化應該就中國台港這三個地區可以看的到,但馬來西亞的華人過年完全習俗完全不會輸給台灣,甚至他們更注重過年的氣氛。
約莫過年前一個月,各地商場就會開始準備各種過年裝飾,不像台灣只擺了幾個燈籠或春聯,各個商場爭奇鬥艷。
↑Mid Valley甚至把舞獅的舞台都搬進來了。
↑雙子星塔商場的裝飾,大概有兩層樓高。
↑從上面看才發現是一幅山水畫(同時也是舞台)。
↑Garden Mall布置了很多過年場景,超適合cosplay的啦!也的確吸引了很多民眾拍照。
隨著年紀越大,對過年越來越無感(可能是因為不想發紅包),尤其台北的街道上也很少看到裝飾,只有在傳統市場、廟宇或電視中的過年促銷廣告才能稍微感受到過年的氣氛,沒想到在馬來西亞找回小時候對過年期待的感覺。
尤其在唐人街(茨廠街Petaling Street),更是不定時會有各種活動和表演。這裡的華人一樣保留了很多中國各個省份的習俗和飲食習慣。今年當地的華人團體(雪隆會館)甚至集結各個分會的媽媽,向大家展示各種年餅的製作方式,讓民眾試吃和購買。(不過這個活動我記錯時間,沒參加(吃)到><)
↑馬年的過年活動
↑同時也有很多台灣常見的舞龍舞獅。
↑有時候也會在工作人員中看到印度人。
↑不過比較特別的是這邊的獅子會咬橘子拋給民眾。
↑台灣的電音三太子也出現了,不過音樂沒有這麼”台”,用的是各種k-pop組曲。
不過很納悶的是,明明是這麼大的活動,但是竟然沒有封街,表演的過程中,隨時可以看到公車從旁邊過去,有時候一些比較精彩的表演,觀眾幾乎把街道都佔滿了。這時候旁邊的警察才出來維持秩序(把眾人趕到一旁)勉強清出一條讓車子通行的路。
↑也有一些比較不激情的表演
↑而且這邊的店家,也都會請舞獅到店門口表演招福氣。(這家比較有錢,直接在門口擺樁。)
元宵節在這邊也非常有趣,我來馬來西亞後才知道元宵節又被當作中國情人節,有湖的地方大多會舉辦拋柑的活動,未婚男女在橘子上寫下自己的聯絡方式,拋到湖裡,有興趣的人就可以去撈橘子。(更多詳細介紹:http://life.sinchew.com.my/node/10378)
↑大家都在等主持人指示丟橘子
因為我住的地方附近剛好有一座湖,本來以為這麼老梗的活動應該玩的人不多,結果,真的超多年輕男女帶著橘子過來,不過撈橘子的我看到的都是男生啦,女生反而比較少。
而且這邊過年紅包可以發到元宵節為止,只要是結婚的人都要發,剛結婚的第一年還要發兩包。結果去拜訪客戶時只是順口講了聲恭喜發財,結果沒想到這樣也有一包\(^0^)/
其他還有多習俗譬如說拜天公,我家都是拜素食和水果,這邊拜大魚大肉,而且超彭湃!!!
還有柔佛的古廟遊神,電視台還有實況轉播,盛大程度應該可以媲美我們的媽祖繞境了!!
台灣的過年歌曲每年都是那幾首(每條大街小巷~~~~),從小聽到大,這邊的過年歌曲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,各家電視台還會有自家的新歌。
也許只有我家是這樣,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過年的感覺了,大概只有在大掃除的時候才發現,啊~要過年了!
在這邊生活了將近一年,越益覺得Malaysia, truly asia!(馬來西亞政府的推廣觀光標語),這句標語下的真好!以華人文化來說,也許這邊並沒有很深遠的歷史基底,但是這裡的確濃縮了很多習俗和傳統,再加上伊斯蘭和印度文化,馬來西亞真的就像一個亞洲的小型縮影!
下次過年,來馬來西亞感受一下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的熱鬧氣氛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