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生物課本就有教,生物生存有三元素:陽光、空氣、水。

  正常來說,可以五星期不吃東西,五天不喝水,但是卻不能五分鐘不呼吸。呼吸空氣是生物體最基本的能力,可以藉由交換新鮮空氣來活化細胞,甚至行為都是由自主神經控制,不能說我不想呼吸,大腦就下達指令說開始停止呼吸。而太久不喝水植物會乾掉,生物會進入恍神階段,如果是在沙漠就會看見海市蜃樓,所以水也很重要。陽光...對其他物種可能不是那麼重要,畢竟在終年不見陽光的洞穴中也可以有魚蝦活著,但是對哺乳類而言應該是不可或缺的?
  
  除此之外,還有一樣東西,對於人類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其他的物種可能不是那麼需要,也許是因為他們沒有靈,就像惡靈古堡內中了T-virus的生物,只有基本生物需求(吃)驅動他們。那究竟是缺了什麼會讓眼淚直流,不是洋蔥,是希望。

  希望的力量很強大,可以讓昏迷指數3的人燃起求生意志,也可以讓一個正常人不顧一切結束生命。每次看到社會中那些自殺的新聞,雖然總是會冠冕堂皇的說他們真笨,活著就有希望呀!但是,這其實也只是學校教我們說的一種官方用語。小時候,沒有什麼多大的目標,玩是人生最大宗旨,最大的挫折也許只是父母的一頓罵,整天只會玩,也不去寫作業認真唸書(台語)。國中高中時也不用多大煩惱,反正有老師和社會給一個官方目標,只要好好念書,考到好學校就好了,頂多偶爾為賦新辭強說愁,如果不是那麼在意自己是唸書機器,其實日子也是還過得去,畢竟每天有很多考試和課本等著去念,不會有那麼多多餘的時間給你東想西想。大學的生活就像裹著糖衣的檸檬錠,在光照耀之下,看起來閃閃動人像一顆星星,但是隨著時間過去,糖衣褪去後,裡面的酸澀會讓人有一種輕微電流流過汗毛站立的感覺。

  離開學校後老師不會逼你了,父母不會唸你了,獨立自主的思考變多了,原本由考試唸書而形體化的自己,頓時變成一片虛空,因為回歸自體本身,才發現,不知目標為何,希望為何,雖然我一直很相信自己的樂觀,雖然我一直很相信自己總是受天上眾神眷顧,但是這都和目標形體化無關,只有先找到目標,再靠樂觀化解每個困境,並相信神會給予援手,只有這樣才能清楚的看見完整的道路,而非在迷霧中自嗨。

  說希望的強度等級分成10等分,現在的我大概落點在3~4之間吧。昨天和朋友去吃美食,原本期待可以提振沮喪的感覺,沒想到越吃越無力,沒想到現在連吃也都食之無味了。

  如果有在販賣希望,請告訴我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白開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